出租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4|回复: 0

微众银行:数字助力,以普惠金融润泽千家万户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4-21 14:29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普泽百业、惠及万家。作为国内第一家民营银行、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,微众银行始终践行“让金融普惠大众”的初心使命,以科技为核心发展引擎,专注服务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,历经近九年的实践和沉淀,探索出一条“成本可负担、风险可控制、商业可持续”的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目前,微众银行推出了“微粒贷”“微业贷”“微众银行财富+”等一系列普惠金融产品,累计为全国逾3.7亿个人客户和超410万户小微市场主体提供特色化、差异化、平等化的金融服务,并获得“年度中小微企业机构”(SME Financier of the Year)亚洲地区最高级别铂金奖,成为近年来唯一获此荣誉的中国金融机构。
聚焦需求传递普惠金融温度
普惠金融的活水润泽,在百姓身边,于细微之处。微众银行针对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和偏远、欠发达地区的广大民众,推出面向个人客户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“微粒贷”,将便捷的金融服务惠及普罗大众,已辐射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。
截至2022年末,微粒贷约46%的客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,逾81%的客户从事非白领服务业或制造业,约85%的客户为大专及以下学历,约17%的客户为“首贷户”(此前无人行信贷征信记录);他们笔均贷款金额约7600元,约70%单笔借款成本低于100元,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覆盖面、可得性和满意度。
与此同时,微众银行悉心关注特殊客群需求。2016年,微众银行微粒贷专为听障用户增设远程视频身份核验流程,并聘请专职手语专家组建了一支手语服务团队,也为视频手语服务搭建了专门的网络设备,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款增设手语视频客服的银行金融产品;2021年,针对视障用户,微粒贷启动了信息无障碍优化项目,铺就金融服务“盲道”,提供个性化、有温度的服务体验。
为了进一步惠及千家万户,2022年11月底,微众银行全新推出“微众银行财富+”品牌,通过大力发展数字财富管理业务,降低各类理财服务门槛,加大普惠理财产品和服务供给,发挥金融机构作用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、普及金融知识;通过财富管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,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另外,“微众银行财富+”陆续上线“无障碍版”“爸妈版”,累计服务逾1万视障客户、超51万老年客户。
数字助力精准滴灌小微企业
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小微企业的茁壮成长,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又离不开金融活水支持。然而,抵押门槛高、融资费用贵、风险成本高等痛点却成为发展过程中的“拦路虎”。
作为国内首家数字银行,微众银行早于2017年率先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新路径,推出国内首个线上无抵押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“微业贷”,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“敢愿能会”长效机制方面做出了有益实践。在五年间吸引了超410万家小微市场主体前来申请,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享受到了随借随用、无须抵质押的便捷融资服务。
这背后,亦投射出微众银行深耕金融科技的生动实践。据悉,“微业贷”充分发挥数字化大数据风控、数字化精准营销、数字化精细运营“三个数字化”优势,走出了一条“成本可负担、风险可控制、商业可持续”的小微模式道路。
市场是检验服务成效的“试金石”。截至今年6月末,微众银行“微业贷”深入触达30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累计超410万家小微市场主体申请,授信客户超120万家,授信金额超1.3万亿元。另外,超50%的“微业贷”授信企业为“首贷户”,累计超30万企业从微众银行获得第一笔企业贷款,真正做到服务下沉客群,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生力军。
此外,微众银行打造的多个“业内首创”服务,同样广受业界认可:在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方面,充分发挥政银合作优势首创的“一键贴息”以及线上化、批量化的“政银担”模式;从企业经营服务着手,成为全国首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招聘服务的银行,利用“企业+推广”服务帮助企业宣传推广、链接资源;而全新的数字创投服务则突破性地应用AI大语言模型,打造银行体系内首个专注为科创企业服务的投融资综合平台。
未来,微众银行将继续坚定践行普惠金融,勇于突破、敢于创新,用金融活水润泽更多个人客户和中小微企业,以高质量普惠金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站点公告上一条 /1 下一条

本论坛上所有言论为个人所为,不代表论坛观点!

小黑屋|手机版|出租车论坛 ( 鄂ICP备17023530号

首页
|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993号

GMT+8, 2024-5-4 03:23 , Processed in 0.054522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